庞德诗歌翻译的创造性–以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为例文献综述

 2024-09-03 22:43:58
摘要

庞德作为20世纪西方文坛的巨匠,其诗歌翻译在世界文学交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庞德秉持着“创造性叛逆”的翻译理念,主张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,融入译者个人的理解和审美追求,从而赋予译作新的生命力。

本论文以庞德翻译的中国唐诗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为例,探讨其诗歌翻译中的创造性体现。

论文首先回顾了庞德诗歌翻译的研究现状,并阐述了意象派诗歌理论、文化沟通理念等相关概念。

进而,文章分析了庞德在翻译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时,如何通过意象的重塑、文化意象的转化、语言的简洁凝练以及诗歌音乐性的保留等手法,实现对原文的创造性翻译。

通过对不同译本的比较分析,揭示庞德译本的独特魅力及其对中国古典诗歌外译的贡献。

最后,文章探讨了庞德诗歌翻译的局限性,并展望了未来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发展方向。

关键词:庞德;诗歌翻译;创造性;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;意象派

一、相关概念界定

1.1庞德诗歌翻译庞德的诗歌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,而是基于其深厚的中西文化底蕴和独特诗学理念进行的再创作。

他主张“以创造性叛逆”的方式进行翻译,即在准确传达原文意义的基础上,大胆运用意象、节奏、韵律等诗歌语言,重塑诗歌意境,使译作在新的文化语境中焕发生机。

剩余内容已隐藏,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!立即支付

课题毕业论文、文献综述、任务书、外文翻译、程序设计、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