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场所精神下的旧物展示设计文献综述

 2024-07-26 16:45:18
摘要

旧物,作为时间的见证者和文化的承载体,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情感记忆。

场所精神则强调人与空间的情感连接,关注空间所蕴含的独特氛围和文化内涵。

基于场所精神的旧物展示设计,旨在通过对旧物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呈现,并将其融入到特定的场所环境中,以唤起观者的情感共鸣,实现文化传承与场所体验的深度融合。

本文将从场所精神和旧物展示的相关概念入手,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,分析主要研究方法,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。


关键词:场所精神;旧物展示;情感共鸣;文化传承;体验设计

一、相关概念界定

#1.1场所精神“场所精神”的概念最早由挪威建筑理论家克里斯蒂安·诺伯格-舒尔茨(ChristianNorberg-Schulz)在其著作《场所精神:走向建筑现象学》中提出,他认为场所精神是“场所存在的本质”,是场所中那些能够赋予其特定身份和意义的持久而稳定的属性,包括其地理环境、历史文化、社会生活等方面。


Relph(1976)在《地方与无地方》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了场所精神,认为场所精神是“人与环境之间的情感纽带”,是场所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和归属感的重要因素。

他将场所分为“地方”和“无地方”,认为“地方”是具有场所精神的空间,而“无地方”则是缺乏个性和意义的场所。


Tuan(2001)在其著作《空间与地方:体验的视角》中指出,场所精神是“空间被赋予意义的结果”,是人们通过自身的经验和情感与空间建立联系的过程。

他认为,空间是客观存在的,而地方则是人们通过感知、体验和赋予意义而创造出来的。

剩余内容已隐藏,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!立即支付

课题毕业论文、文献综述、任务书、外文翻译、程序设计、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