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铁酸盐对水体中微塑颗粒的降解实验研究文献综述

 2024-08-11 13:12:14
摘要

微塑料污染是近年来全球关注的新兴环境问题,其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。

高铁酸盐作为一种高效、环保的氧化剂,在水处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。

本综述在概述微塑料污染现状及其危害的基础上,重点介绍了高铁酸盐处理微塑料污染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,包括不同高铁酸盐材料的制备方法、影响微塑料去除效果的因素、降解机理以及降解产物分析等方面。

最后,对高铁酸盐降解微塑料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,以期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。


关键词:微塑料;高铁酸盐;降解;机理;研究进展

1.引言

微塑料是指尺寸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,广泛存在于海洋、河流、湖泊等水体环境中,甚至出现在饮用水和食盐中,已成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,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[1-4]。


微塑料的来源复杂多样,主要包括较大尺寸塑料的破碎分解、个人护理产品中的添加剂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放等。

由于微塑料具有粒径小、比表面积大、吸附性强等特点,可以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,并通过食物链传递,最终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[5-8]。


为了有效去除水体中的微塑料污染,近年来,各种处理技术被应用于微塑料的去除,包括物理吸附法、膜分离法、生物降解法和高级氧化法等。

其中,高级氧化技术因其具有降解效率高、反应条件温和、二次污染少等优点,被认为是处理微塑料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[9-12]。

剩余内容已隐藏,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!立即支付

课题毕业论文、文献综述、任务书、外文翻译、程序设计、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。